为什么孩子的弱视治不好?家长切勿走进这“5个误区”。
2018-07-27 10:28:16 来源: 多宝视
导读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视觉质量的眼科疾病,根据调查显示,其在儿童中的患病率是2-4%。以中国3亿儿童计算,患有弱视的儿童大约有1千万。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严重,不仅视力低下无法矫正,还会造成双眼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觉的缺失。
弱视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而且还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工作。然而,在发现孩子眼睛有问题时,某些家长往往因为错误的判断,导致孩子弱视没有得到及时矫治。现在就和多宝视一起盘点一下家长们在孩子的弱视治疗中容易“犯的错”。
误区一:视力不好就是近视
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视力不好就是近视,其实孩子的视力有问题还可能是远视、散光、弱视。因此,当发现孩子眼睛有异常,视力不佳的时候,应该及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后应尽早进行矫治或配镜。
弱视不仅能引起斜视,而且还将导致患者视疲劳,没有立体视功能。弱视儿童长大后不适合选择精细的工作,如建筑、工程设计、医学、机械、美工等专业。成年后考驾照也不易通过。
误区二:等孩子长大再治也不迟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眼病。儿童从出生到视觉功能发育成熟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发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阶段:关键期和敏感期。关键期是3岁以前,敏感期是3~12岁。这两个时期视觉的发育有很大的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关键期的可塑性要比敏感期大,一旦视觉发育成熟,治疗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3岁以上儿童如果发现有屈光不正并影响视力,就应当及早进行治疗,切勿因为家长的误解,耽误了孩子的最佳矫治时机。
如果您的孩子超过14岁才发现弱视,也不能轻易放弃治疗,仍可以拼搏一下,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配镜遮盖加弱视训练,还有希望提高一定的视力,但需要家长和孩子加倍的努力,艰苦的付出。
而对于斜视,6岁或更早手术矫正,会使双眼视觉功能得到正常的发育。超过双视觉的发育期,即使矫正斜视,也仅仅是美容的效果,正常的双眼视觉不能得到恢复。
误区三:弱视的孩子不能看电视
家长们常常认为多看电视肯定对孩子的眼睛有害,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专家告诉我们,儿童的视觉功能处在发育阶段,正常视觉信息的刺激是保证视功能发育的必要条件。看电视对弱视患儿来说是较好的日常娱乐活动,这既能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又能达到刺激视觉发育的目的,真是一举两得。所以,远视性弱视的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和家长的监护下,适当多看电视,这样有助于孩子视力的早日恢复。
误区四:孩子不要太早戴眼镜
有些家长不太愿意让孩子过早戴眼镜。但是弱视是一种视觉神经的发育不良,人的视觉神经发育关键期是3~5岁,这就决定了弱视治疗要越早越好!从理论上讲,8岁儿童的视力及各种视觉功能可以达到成人水平,而在临床上用视力表检查,常发现3岁以上儿童就基本可以达到正常,也就是说3岁以上儿童如果发现有屈光不正并影响视力,就应当进行治疗,切勿因为家长的误解,贻误了孩子的最佳矫治时机。
还有一些家长总觉得小孩子戴眼镜会影响其发育。其实对于弱视儿童而言,恰恰相反,配好的眼镜要一直戴着,戴镜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摘摘戴戴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有些家长擅自鼓励孩子在做训练时少戴甚至不戴眼镜,半年后复诊,发现视力无明显提高,经追问才查明问题原因就在于此,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误区五:视力恢复正常,
立即停止戴镜和训练
弱视临床治愈的标准是双眼视力均达0.9以上、具备良好的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功能、随访3年无回退者。很多家长在孩子视力提高到正常水平后,没有加做双眼视功能和立体视功能训练,就过早停止了治疗,可谓功亏一篑。曾经有一个患儿,接受治疗一年半,双眼视力均达1.0,家长宽慰之余忽略了医生的叮嘱,擅自停戴眼镜和视觉训练,也没有按时复查,没想到一年后原来的弱视眼视力又下降了,这时才想起到医院去“复诊”,家长后悔的同时,也让医生惋惜。
弱视的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的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除洗澡、睡觉外,须坚持戴镜,孩子看近处物体时要戴镜。开始戴镜时,小孩可能会不习惯,怕小朋友笑话,会嫌难看,家长要耐心讲道理,多引导、多表扬、多鼓励,不要随意训斥。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选一副满意的镜框,镜腿用松紧带连好,以防眼镜滑脱打碎,要劝说孩子尽量不要打闹,注意保护眼镜。
多宝视温馨提示:
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家长要充分了解其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提高也是逐步的,家长们要有耐心、恒心、信心,不可操之过急。有的家长性子急,很想在一个月内就把弱视矫正。一些家长见短期内未见效就不耐烦了,放松了对孩子的指导与引导,听之任之耽误了孩子的治疗。这主要是不了解视功能发育是个缓慢的过程。弱视治疗最难是坚持。您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着孩子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