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近视性和远视性弱视有何区别?80%的人都不知道
2018-03-09 09:45:36 来源: 多宝视
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相信大家已不再陌生。但是说到深入了解,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弱视其实也分为近视性弱视和远视性弱视。据统计,目前,弱视在我国学龄前儿童中的发生率为3.57%。其中,有近60%的弱视儿童伴有远视,属于远视性弱视;还有近20%的弱视儿童伴有近视,属于近视性弱视。今天,多宝视来为大家普及一下近视性弱视和远视性弱视的区别。
近视性弱视和远视性弱视的区别
虽然远视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都是弱视,但近视性弱视一般是先发生近视,然后引发弱视。多为双侧性,一般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这种类型的弱视多发生于高度近视却未能及时戴镜的年龄偏小的儿童。其发生原因在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球过度发育,眼轴延长,引起眼底细胞萎缩或功能抑制,最终形成弱视。
远视性弱视患者通常先是远视,然后引发弱视。远视性弱视的发生与眼球发育密切相关。患者在幼儿期眼球的形状没有发育到正常的水平,眼球前后径比同龄的正常孩子小一些,屈光能力不足。
如何发现?
早期发现弱视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观察,发现孩子弱视的蛛丝马迹。
定期普查视力和屈光状态
儿童弱视是典型的发育性疾病,矫正弱视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一般孩子2岁后每半年一次定期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位、是否有眼底病变等。发现问题后及时确诊、治疗,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让孩子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一般认为检查最好不晚于4岁。
注意宝宝的眼睛有无以下异常
1、灯光在双侧瞳孔内的反射不对称;
2、眼睛内有白色的反光。
3、注意宝宝有无以下行为:凑得很近地看电视、看书;眯着眼睛看东西;斜着眼睛或斜着头看东西;不能追随移动的物体;对强烈的光线没有眨眼反射。
即使宝宝看上去“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弱视。对于轻中度的弱视、单眼弱视、微小的斜视,爸爸妈妈都没有经验来辨别。弱视的筛查是简单而有效的,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瑞典等,都规定在2-4岁期间要进行全面的眼部筛查。主要内容有视力检查、眼位检查、验光检查。这些是早期发现弱视的最好方法。
如何治疗?
近视性弱视
1、配准眼镜,戴好眼镜,避免眼镜下滑偷看,或远离光心看。
2、全遮盖:根据弱视程度不同确定遮盖时间,重度弱视选择每天6h遮盖,中度弱视选择每天2h的遮盖。
3、弱视训练:但近视性弱视患者所进行的训练不应太过精细;应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予以视远训练。
4、配戴角膜接触镜
5、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6、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远视性弱视
远视性弱视的治疗箴言是“早发现,早治疗”。 病童7岁之前为治疗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在3岁或更早发现症状并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可以基本痊愈。(一般远视性弱视通过治疗只能部分恢复眼睛机能,治疗时机越晚恢复潜能越差)。
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遮盖法、压抑疗法、光栅疗法、后像法及红色滤光疗法、精细作业训练、固视训练、增视疗法及双眼视功能训练(包括同时视训练及脱抑制训练、融像加强训练、立体视加强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治疗)等等,可根据不同的弱视类型选择一种或数种方法。
屈光不正是造成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弱视形成与眼屈光密切相关,屈光不正的性质与程度决定了弱视的程度及预后,中度近视一般只引起轻度弱视,治疗效果好,若能及时干预,弱视一般都能痊愈。高度近视多引起中度弱视,治疗效果稍差由部分高度和超高度近视引起的重度弱视,属于难治性弱视,治疗效果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儿童少年随年龄增长,眼轴变长,近视度数每年加深,近视度数愈高,眼部病理变化愈明显,高度近视特别是超高度近视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和变薄,色素上皮细胞减少或消失,同时伴有杆状和圆锥细胞的消失这些病理变化不仅造成提高视力困难而且可能使视力下降,部分抵消了弱视治疗的效果。
虽然一般近视性弱视治疗疗效差于远视性弱视,但看近相对清晰促进了眼底的发育,所以重度弱视较少见而儿童远视眼尤其是高度远视眼看远看近都需要调节,易引起调节性视疲劳,所以未矫正前易引起严重弱视,这也是近年来一直强调学龄前儿童常规视力筛查重要性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增长,远视度数逐年降低,故早期干预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