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的诊断和治疗
2014-11-05 09:05:56 来源: 多宝视
共同性内斜视分先天性内斜视与后天性内斜视二种。
医学上将出生6个月内发生内斜视者称为先天性内斜视,这类斜视的偏斜度往往很大,与屈光度无关。后天性内斜视分调节性与非调节性两种,其中,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左右,通常伴有中、高度远视,或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非调节性内斜视和调节力与屈光状态无关。
先天性内斜视生后6个月内发病,斜视度数较大先天性内斜视多在生后6个月内发病,斜视度数较大,一般不合并明显的屈光异常,常合并眼球震颤等其它眼球运动异常。
一旦诊断先天性内斜视,首先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并排除眼部的先天异常,尽早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以建立双眼单视功能。诊断先天性内斜视应慎重出生6个月内就可发现明显内斜视,而且斜视度较大者,可以诊断先天性内斜视。
值得注意的是,婴儿出生6个月内,即使发现其眼位轻微不正,也不能马上断定斜视。因为婴儿生后2~3个月眼球运动不协调,可以表现轻度偏斜。5~7个月时,调节辐辏反射逐渐形成,视力也发育到一定水平,双眼运动应该协调,此时如有眼球偏斜,应作进一步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如果发现婴儿有斜视的可能,应找专科医生仔细检查后方可明确诊断。
先天性内斜视:需早日改斜归正
先天性内斜视发病早,斜视度大,患儿几乎从未接受过正常的双眼单视觉刺激,预后相对较差。现多主张尽早手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治疗效果会明显降低,延误治疗会让很多患儿遗憾终生。
研究表明,手术应在2岁左右进行,在此阶段斜视角相对稳定,检查结果客观可靠,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临床统计,2岁时接受手术和18月乃至更早期手术的结果并无差异。
调节性内斜由于调节和辐辏失衡引起的内斜视
人眼注视远处物体和注视近处物体需要不同的屈光度,眼睛根据注视距离付出相应屈光度的功能称为调节。注视近距离物体时,两眼同时向内聚集才能保证双眼同时看到物体,此功能称为辐辏。调节和辐辏是匹配的,其控制中枢位于大脑。当调节和辐辏失衡时,患者可以表现眼位异常,如远视眼合并内斜视。发病在2岁后,戴镜可使内斜视消失或减轻调节性内斜视多发生在2岁后,由于伴有中、高度远视,需要提供较正常眼更多的调节,而辐辏也相应地增强,过量的辐辏可引起内斜视。若发病早期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凸透镜,减少调节和相应的辐辏,内斜视就可以完全矫正或减轻。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根据戴镜能否完全矫正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分为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两种。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精确验光戴镜后,可完全矫正眼位。患儿都伴有中、高度远视,随着年龄增长,远视度数逐渐下降,内斜视也有所减轻,但很难恢复正常。如不积极治疗,内斜视和高度远视将导致弱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戴镜不能完全矫正眼位。完全矫正屈光不正后,内斜视程度减轻,但仍存在。治疗上须完全矫正屈光不正后,测量内斜视度数,再行内斜视矫正术。
根据斜视程度不断调整矫正眼镜
调节性内斜视的矫正眼镜需要根据眼位不断调整。如果戴镜后内斜视完全消失,其远视矫正眼镜度数可逐渐减至尚能控制斜视并能保持较好的视力即可。治疗内斜视时,一直戴最初的眼镜是不对的。因为正常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其远视度数会迅速减低,长期戴完全矫正眼镜会影响眼球正视化的发育,内斜视儿童应每年定期散瞳验光,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非调节性内斜视与屈光不正无关,应尽早手术
本病与屈光不正无关,即便有远视,戴镜后内斜视程度无减轻。眼外肌先天异常是发病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内斜视程度很少改变,多伴有重度弱视。需手术矫正,弱视必须尽早治疗。
共同性外斜间歇性外斜视与持续性外斜视
眼位向外偏斜,俗称“斜眼”。分间歇性外斜视与持续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特征是大部分时间能控制正常眼位,只是偶尔在阳光下或疲乏不经心时,表现为外斜视。为了避免外斜视引起复视,患者在阳光下常喜欢闭一只眼睛。如果眼位失去控制,终日出现外斜视称为持续性外斜视。由于外斜视发病有较长时间的间歇期,儿童在视觉发育过程中可以接受一定量的正常视觉刺激,所以外斜视相对内斜视容易恢复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
间歇性外斜视
疲劳和愣神时出现,外斜视呈间歇性介于外隐斜和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随着年龄增长,大脑控制能力下降,最终丧失代偿能力,成为恒定性外斜视。
本病的显著特点是外斜视呈间歇性,在户外强光下喜眯一眼。与外隐斜不同,多无自觉症状,仅发生在思想不集中、愣神和疲劳时。与屈光不正无特殊联系,没有或很少有弱视。治疗以手术为主。
集合训练不能治愈
过去有学者主张通过集合训练控制间歇性外斜视,以免手术之苦。研究显示,集合训练可能有暂时效应,但不能矫正眼位,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代替手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因集合训练而延误手术时机。手术前尤其不应进行集合训练,否则,容易出现眼位过矫。
双眼单视功能受损前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首选手术治疗,但手术时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斜视角的大小、显性斜视出现的频率和时间的长短以及患者的年龄与融合状态。
如已经确诊间歇性外斜视,应定期检查双眼单视功能。在未形成显性外斜、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前尽早手术矫正。在4~6岁时手术效果最佳。
恒定性外斜视
外斜视恒定存在,以手术治疗为主
大脑不能控制正位的显性外斜视,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幼年期或生后即出现的显性外斜视,预后较差;另一种发生在成年期,开始为间歇性外斜视,以后因调节力减退,失代偿成为恒定性外斜视,预后较好,手术后可重新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本病较间歇性外斜视少见,外斜程度变化较大,单眼视力较差时,偏斜度数更大。先天性恒定性外斜视常合并神经损害,应到神经科会诊,排除脑神经异常。治疗以手术为主。如果合并弱视,应待双眼单视力平衡后再行手术。
医学上将出生6个月内发生内斜视者称为先天性内斜视,这类斜视的偏斜度往往很大,与屈光度无关。后天性内斜视分调节性与非调节性两种,其中,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左右,通常伴有中、高度远视,或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非调节性内斜视和调节力与屈光状态无关。
先天性内斜视生后6个月内发病,斜视度数较大先天性内斜视多在生后6个月内发病,斜视度数较大,一般不合并明显的屈光异常,常合并眼球震颤等其它眼球运动异常。
一旦诊断先天性内斜视,首先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并排除眼部的先天异常,尽早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可以建立双眼单视功能。诊断先天性内斜视应慎重出生6个月内就可发现明显内斜视,而且斜视度较大者,可以诊断先天性内斜视。
值得注意的是,婴儿出生6个月内,即使发现其眼位轻微不正,也不能马上断定斜视。因为婴儿生后2~3个月眼球运动不协调,可以表现轻度偏斜。5~7个月时,调节辐辏反射逐渐形成,视力也发育到一定水平,双眼运动应该协调,此时如有眼球偏斜,应作进一步检查可以做出诊断。
如果发现婴儿有斜视的可能,应找专科医生仔细检查后方可明确诊断。
先天性内斜视:需早日改斜归正
先天性内斜视发病早,斜视度大,患儿几乎从未接受过正常的双眼单视觉刺激,预后相对较差。现多主张尽早手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治疗效果会明显降低,延误治疗会让很多患儿遗憾终生。
研究表明,手术应在2岁左右进行,在此阶段斜视角相对稳定,检查结果客观可靠,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临床统计,2岁时接受手术和18月乃至更早期手术的结果并无差异。
调节性内斜由于调节和辐辏失衡引起的内斜视
人眼注视远处物体和注视近处物体需要不同的屈光度,眼睛根据注视距离付出相应屈光度的功能称为调节。注视近距离物体时,两眼同时向内聚集才能保证双眼同时看到物体,此功能称为辐辏。调节和辐辏是匹配的,其控制中枢位于大脑。当调节和辐辏失衡时,患者可以表现眼位异常,如远视眼合并内斜视。发病在2岁后,戴镜可使内斜视消失或减轻调节性内斜视多发生在2岁后,由于伴有中、高度远视,需要提供较正常眼更多的调节,而辐辏也相应地增强,过量的辐辏可引起内斜视。若发病早期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凸透镜,减少调节和相应的辐辏,内斜视就可以完全矫正或减轻。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根据戴镜能否完全矫正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分为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两种。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精确验光戴镜后,可完全矫正眼位。患儿都伴有中、高度远视,随着年龄增长,远视度数逐渐下降,内斜视也有所减轻,但很难恢复正常。如不积极治疗,内斜视和高度远视将导致弱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戴镜不能完全矫正眼位。完全矫正屈光不正后,内斜视程度减轻,但仍存在。治疗上须完全矫正屈光不正后,测量内斜视度数,再行内斜视矫正术。
根据斜视程度不断调整矫正眼镜
调节性内斜视的矫正眼镜需要根据眼位不断调整。如果戴镜后内斜视完全消失,其远视矫正眼镜度数可逐渐减至尚能控制斜视并能保持较好的视力即可。治疗内斜视时,一直戴最初的眼镜是不对的。因为正常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其远视度数会迅速减低,长期戴完全矫正眼镜会影响眼球正视化的发育,内斜视儿童应每年定期散瞳验光,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非调节性内斜视与屈光不正无关,应尽早手术
本病与屈光不正无关,即便有远视,戴镜后内斜视程度无减轻。眼外肌先天异常是发病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内斜视程度很少改变,多伴有重度弱视。需手术矫正,弱视必须尽早治疗。
共同性外斜间歇性外斜视与持续性外斜视
眼位向外偏斜,俗称“斜眼”。分间歇性外斜视与持续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的主要特征是大部分时间能控制正常眼位,只是偶尔在阳光下或疲乏不经心时,表现为外斜视。为了避免外斜视引起复视,患者在阳光下常喜欢闭一只眼睛。如果眼位失去控制,终日出现外斜视称为持续性外斜视。由于外斜视发病有较长时间的间歇期,儿童在视觉发育过程中可以接受一定量的正常视觉刺激,所以外斜视相对内斜视容易恢复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
间歇性外斜视
疲劳和愣神时出现,外斜视呈间歇性介于外隐斜和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随着年龄增长,大脑控制能力下降,最终丧失代偿能力,成为恒定性外斜视。
本病的显著特点是外斜视呈间歇性,在户外强光下喜眯一眼。与外隐斜不同,多无自觉症状,仅发生在思想不集中、愣神和疲劳时。与屈光不正无特殊联系,没有或很少有弱视。治疗以手术为主。
集合训练不能治愈
过去有学者主张通过集合训练控制间歇性外斜视,以免手术之苦。研究显示,集合训练可能有暂时效应,但不能矫正眼位,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代替手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因集合训练而延误手术时机。手术前尤其不应进行集合训练,否则,容易出现眼位过矫。
双眼单视功能受损前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首选手术治疗,但手术时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斜视角的大小、显性斜视出现的频率和时间的长短以及患者的年龄与融合状态。
如已经确诊间歇性外斜视,应定期检查双眼单视功能。在未形成显性外斜、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全部丧失前尽早手术矫正。在4~6岁时手术效果最佳。
恒定性外斜视
外斜视恒定存在,以手术治疗为主
大脑不能控制正位的显性外斜视,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幼年期或生后即出现的显性外斜视,预后较差;另一种发生在成年期,开始为间歇性外斜视,以后因调节力减退,失代偿成为恒定性外斜视,预后较好,手术后可重新获得双眼单视功能。
本病较间歇性外斜视少见,外斜程度变化较大,单眼视力较差时,偏斜度数更大。先天性恒定性外斜视常合并神经损害,应到神经科会诊,排除脑神经异常。治疗以手术为主。如果合并弱视,应待双眼单视力平衡后再行手术。